R,RR,RRR!(一)

By


R的進化
2013年發表A7R,開啟了無反相機高畫質的典範。
2015年發表A7R II,證明了無反相機也能踏足多元領域。
2017年發表A7RIII,幾乎改善了所有缺點,幾乎。



A7R III / A7R II
機身的正面,乍看之下變化並不大,但A7R III採用了與A9相同的握把設計,比起前代更為合手,只可惜小指依舊是懸空的,一定是想藉機多賣幾個GP-X1EM。

RRR / RR / R
是的,雙卡槽來了,還有獨立的卡槽開關,看起來真的好高級。其中一個卡槽還支援UHS-II,加上新一代機身終於擁有更大的buffer,在需要高速連拍的場合,終於可以拍久一點了。呃,一點真的就是一點,有進步但比不上A9,不要太期待。

FZ100 / FW50
有人說最有感的升級是新電池FZ100,真的感恩SONY讚嘆SONY,電力系統這麼重要的事情,早就該這麼做了。以前總是很自豪自己有五顆原廠電池,五子登顆,不怕沒電。現在用了新電池才知道,電力飽滿的世界,真的很美好。

機頂
三代的機身厚度變厚了,但握起來更舒服了。雖然佈局很接近,但後轉盤的位置更接近大拇指,快門的回饋也變扎實。老實說看起來滿像的,偷偷換機應該不會被發現才是。

機背
機背佈局則有大幅度的改動,最明顯的是移除了標誌性的速控撥桿(標誌性的難用),加入了搖桿,並且有了獨立的AF-ON及AEL按鈕,並將錄影鍵移至地球人比較好按的位置,控制滾輪刻痕變深,面積變大,更好操作了。

連接介面
連接介面比起前代新增了PC同步接口和一個USB Type-C,USB Type-C的出現,可以讓相機使用快門線時同時用行動電源充電,對於長時間曝光拍攝有非常大的幫助。

正當我們一直期盼A7 III,來的卻先是A7R III。SONY正式發表的當時,我簡直是驚呆了,A7R III針對前代的一些細節做全面的強化,對焦更穩,連拍更快,操作更流暢,電力更持久,對於使用體驗有大大的升級,本文先簡單介紹外觀上的改進,提供大家參考參考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

技術提供:Blogger.